感受稳与进的发展气象(人民论坛)
55 2025-04-05 08:25:50
全院要把青年工作真正作为战略性工作常抓不懈,用心用情、团结引领广大青年,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厚植为民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在健康中国建设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川大华西的青春力量。
吴泓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省级质控中心工作对提升医疗质量同质化非常重要,要进一步发挥省级质控中心组织、培训与业务指导的作用,建立科学质量控制体系、可行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有效质量干预,着力提高全省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健全临床诊疗指南、标准、规范和质控指标,促进全省质控工作持续发展。医务部李大江部长主持会议。
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质量评价部张兆辉副部长针对质量控制中心年度考核指标进行详细解读,结合我院质控中心往年考核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就下一步工作开展给出了建议。截至目前,挂靠我院的省级质控中心有35个,麻醉手术中心刘斌教授代表四川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神经外科周培志副教授代表四川省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分别质控中心工作汇报和经验交流。为进一步加强挂靠我院的省级质控中心运行管理,推进质控中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11月22日下午,我院在第二住院大楼三楼学术厅召开四川省省级质量控制中心年度考核指标培训会,吴泓副院长、各省级质控中心业务主任、秘书、业务骨干等参会。未来各质控中心在做好省级质控工作的同时,要向国家级质控中心标准不断靠拢,争取申报更多的国家级质控中心考虑临床工作需要,培训时间均安排在周末进行。
为保证培训质量,每个培训班级控制在35人以下,采取小班化教学的培训模式。通过调研,本次院级师资培训班的评价满意度为97.16%,住培指导医师临床教学方法得到了提升,为保证住院医师培训质量提供了基础和保障。2023年11月24-25日,以科技引领、全面康复、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由四川省康复医学会、遂宁市中心医院主办的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医疗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遂宁举办
先后在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and Hospitals、Rothman Institute、Premier Orthopedic and Sports medicine等世界知名医院/机构做访问学者,2013至2014年赴美国完成中美联合博士培养。2023年11月24-25日,以科技引领、全面康复、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由四川省康复医学会、遂宁市中心医院主办的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医疗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遂宁举办。经选举,康复医学中心何红晨副教授当选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第三届康复医疗分会会长,高强教授当选副会长。何红晨,现任我院康复医学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四川省康复医学会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师协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教育专委会委员。
大会设康复主论坛和3个平行分论坛,省内40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新时代康复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围绕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康复护理等领域的先进康复理念、技术创新及服务经验等进行研讨交流。会议期间,举行了康复医疗分会以及康复医师专委会、康复治疗专委会、康复护理专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我院放射科孙家瑜教授当选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三届放射影像技师分会会长,夏春潮主任技师当选候任会长,唐鹤菡主任技师当选副会长。2023年11月24-26日, 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三届放射影像技师分会改选会议暨2023年放射技师分会年会在四川宜宾召开。第三届四川省临床技能名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放射医学分会委员,四川省影像技术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三届放射影像技师分会改选会议共选出了会长1名、候任会长1名、副会长6名,以及常务委员28名、委员83名,会议秘书及学术秘书各1名。
学术交流环节,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分会前任会长余建明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李真林教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新武教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雷子乔教授,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影像技师分会前任会长黄小华教授、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影像技师分会会长孙家瑜教授进行了主题讲座,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委员刘杰教授、夏春潮教授、唐鹤菡教授进行了影像技术专题讲座。孙家瑜,我院放射科副主任,主任技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三届放射影像技师分会改选会议共选出了会长1名、候任会长1名、副会长6名,以及常务委员28名、委员83名,会议秘书及学术秘书各1名。2023年11月24-26日, 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三届放射影像技师分会改选会议暨2023年放射技师分会年会在四川宜宾召开。
学术交流环节,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分会前任会长余建明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李真林教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新武教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雷子乔教授,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影像技师分会前任会长黄小华教授、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影像技师分会会长孙家瑜教授进行了主题讲座,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委员刘杰教授、夏春潮教授、唐鹤菡教授进行了影像技术专题讲座。第三届四川省临床技能名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放射医学分会委员,四川省影像技术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我院放射科孙家瑜教授当选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三届放射影像技师分会会长,夏春潮主任技师当选候任会长,唐鹤菡主任技师当选副会长。孙家瑜,我院放射科副主任,主任技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侧方淋巴结转移诊疗一直是直肠癌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随着新的诊疗方法不断出现,高质量证据不断更新,共识的内容也需及时更新修改。30余位结直肠癌专家积极发言,从侧方淋巴结的诊断、侧方淋巴结新辅助治疗策略、手术治疗、术后复查及随访、侧方性复发的治疗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及梳理,最终形成终稿。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的共识更适合目前临床诊疗实践,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诊疗的规范化进程。定稿讨论会得到了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腹腔镜外科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医师专委会腹腔镜专委会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的支持。2019年,我院牵头发布了全球第一个关于侧方淋巴结转移诊疗的专家共识,该共识发布后受到广泛关注,对推动国内直肠癌侧方淋巴结相关的临床研究起到积极重要作用。
近日,我院结直肠肿瘤中心王自强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骞教授团队在成都召开《中国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定稿讨论会。由我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牵头组建的编写组前期组织了多次线上线下讨论,并收集了40余位国内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了共识初稿。
该专家共识由我院牵头起草撰写,来自全国20余家医学中心的30余位结直肠癌专家参会由我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牵头组建的编写组前期组织了多次线上线下讨论,并收集了40余位国内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了共识初稿。
2019年,我院牵头发布了全球第一个关于侧方淋巴结转移诊疗的专家共识,该共识发布后受到广泛关注,对推动国内直肠癌侧方淋巴结相关的临床研究起到积极重要作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的共识更适合目前临床诊疗实践,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诊疗的规范化进程。
定稿讨论会得到了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腹腔镜外科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医师专委会腹腔镜专委会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的支持。随着新的诊疗方法不断出现,高质量证据不断更新,共识的内容也需及时更新修改。该专家共识由我院牵头起草撰写,来自全国20余家医学中心的30余位结直肠癌专家参会。近日,我院结直肠肿瘤中心王自强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骞教授团队在成都召开《中国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定稿讨论会。
侧方淋巴结转移诊疗一直是直肠癌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30余位结直肠癌专家积极发言,从侧方淋巴结的诊断、侧方淋巴结新辅助治疗策略、手术治疗、术后复查及随访、侧方性复发的治疗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及梳理,最终形成终稿
11月16-19日,2023年第27届亚太呼吸学会(The Asian Pacific Society of Respirology,简称APSR)年会在新加坡举行,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哮喘亚专业王刚教授团队参会并做学术报告。依托呼吸和共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呼吸系统疾病教育部重点学科、四川省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哮喘亚专业王刚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哮喘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哮喘重叠表型、神经心理性哮喘、过敏性哮喘、肥胖型哮喘等哮喘异质性,尤其是哮喘可治疗特质领域,取得了多项国际前沿创新性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973等国家级科研课题、省级科研课题30余项,多次带领团队成员参加ATS、ERS和APSR等国际会议,在BMJ、Eur Respir J、J Allergy Clin Immunol等SCI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
在哮喘专场,博士研究生高思洋进行了Homeostatic measur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s associated with future asthma exacerbations: a 1-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口头报告发言,并和与会研究者交流了胰岛素抵抗对哮喘控制的影响。参会期间,王刚教授团队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Peter Wark教授等全球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哮喘相关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亚太呼吸学会(APSR)成立于1986年,致力于促进呼吸病科学研究、提升呼吸病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亚太地区呼吸病学者的学术交流、提高呼吸病诊治的健康意识。在青年研究者奖专场,博士研究生邓稞进行了Association between 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 and the risk of asthma exacerbati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口头报告发言,并获得了本次会议颁发的 APSR Young Investigators Travel Award奖项。亚太呼吸学会年会与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等,是呼吸领域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学术盛会之一11月16-19日,2023年第27届亚太呼吸学会(The Asian Pacific Society of Respirology,简称APSR)年会在新加坡举行,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哮喘亚专业王刚教授团队参会并做学术报告。
亚太呼吸学会年会与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等,是呼吸领域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学术盛会之一。参会期间,王刚教授团队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Peter Wark教授等全球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哮喘相关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在哮喘专场,博士研究生高思洋进行了Homeostatic measur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s associated with future asthma exacerbations: a 1-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口头报告发言,并和与会研究者交流了胰岛素抵抗对哮喘控制的影响。依托呼吸和共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呼吸系统疾病教育部重点学科、四川省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哮喘亚专业王刚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哮喘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哮喘重叠表型、神经心理性哮喘、过敏性哮喘、肥胖型哮喘等哮喘异质性,尤其是哮喘可治疗特质领域,取得了多项国际前沿创新性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973等国家级科研课题、省级科研课题30余项,多次带领团队成员参加ATS、ERS和APSR等国际会议,在BMJ、Eur Respir J、J Allergy Clin Immunol等SCI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
亚太呼吸学会(APSR)成立于1986年,致力于促进呼吸病科学研究、提升呼吸病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亚太地区呼吸病学者的学术交流、提高呼吸病诊治的健康意识。在青年研究者奖专场,博士研究生邓稞进行了Association between 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 and the risk of asthma exacerbati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口头报告发言,并获得了本次会议颁发的 APSR Young Investigators Travel Award奖项